English

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脱颖而出

1998-03-1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陈芳烈 我有话说

书名上带有“十万个为什么”的书已经出了一些。1997年8月,浙江科技出版社又推出一套6册的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,我真有点担心它会没有市场。但出乎我的意料,这套书首版印数就是5万套(30万册)。去年9月,当它在张家界中国科普作协工交年会上亮相时,也颇受业内人士的称赞,众口一词地认为这是一套很有特色的书。

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历史典故,一位大诗人在游览黄鹤楼时应陪同者的要求在壁上题诗。他凝思良久,写了两句:“满目风光无写处,崔颢有诗在上头。”意思是说崔颢的《黄鹤楼》诗已把这里的景色概括无遗,他再也没有什么可写了。今天,在一些出版社已经率先编写了多种“十万个为什么”一类书的情况下,“浙江科技社”敢于再做文章,并取得成功,我想总有它的道理吧。带着这个问题,最近我抽空翻了翻这套书,得到了不少启示,也悟出了其取得成功的一点道理来。

正如这套书的书名所体现的,求“新”是这套书最重要的特色。我认为,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,反映出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,以及它与社会、与人民生活之息息相关,是评价这类科普读物的重要标准。这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“时代感”,可以看出,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的策划者是着意在“新”字上下功夫的。一些较新的内容,如信息高速公路、多媒体、克隆技术等,都可以在这套书里找到简明扼要的叙述。它们在青少年读者面前显现了一个缤纷诱人的科技新世界,耐人寻味,催人奋进。

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的求新,不仅表现在它的选材上,也反映在它那全新的表现形式上。一套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科普读物,必须有适合青少年特点、能调动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形式,否则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。这套书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。首先,书中内容从设问到作答,都十分注意“引人入胜”。例如,在回答“光棍树为什么不长叶了”的问题时是这样写的:“在大自然中,有一种奇树,一年四季都呈现光秃秃的形象。不要以为这是枯树,实际上它是生机勃勃的。这种树名叫‘光棍树’”。短短的几行字,便引出了“光棍树”之“奇”与“趣”,吸引读者兴致盎然地读下去。有的答问以故事开头,也很有吸引力。如“小尘埃为什么会酿成悲剧”、“雾为什么会致人死地”等,都是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典型事件为开头,有很强的现实感和趣味性。作者通过对事故原因的诠释,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,受到了启迪。这比起生硬的知识灌输来要高出一筹。本套书中还运用了其它许多科普写作技巧,不乏成功的范例。

此外,本套书一题一图、双色套印,并辅以独具匠心的版式设计,给人以愉悦感。读了这套书,读者会感到“新科学”并不那么玄妙,它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,会感到学习“新科学”是一种乐事。我认为,为大众出版的科普作品就应该有这样一种平易近人、使人爱不释手的品性。顺便说一句,惜墨如金、尽量把文字搞简短些,而让出空间给版式设计,这也是本书策划者的高明之处。我想一本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塞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的科普作品,尽管出版者有给读者更多知识的愿望,但其效果往往也是事与愿违的。

求实,是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的另一重要特色,也是本套书取得成功的奥秘之一。大千世界,涉及新科学的理论、思想、方法和现象何止千万。在这浩瀚的知识宝库里,确定选什么不选什么,是一个很重要的决策。本套书比较好地把握住了青少年读者层的特点,在求新的同时,择取了若干青少年读者感兴趣的领域。并精选一些贴近实际,贴近青少年读者的问题。我认为,这是一种求实的做法,或者说,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做法。如果只一味求实,不注意读者对象的特点,不在求精上下功夫,尽管你自己觉得这些内容多么好,多么重要,读者照样是不会买帐的。

另外,本套书中很多地方都采用了“寓大于小”的做法,其用意想必也是贴近读者,使读者易于接受。例如,在“工程技术卷”里收入的“飞机在飞行中为什么禁止乘客使用个人电子用具”这个问题,是一个很普通的“小问题”,但它却反映了谨防现代社会中的一大公害———电磁污染的大道理。它与“环境卷”中收入的“电磁波为什么也会成为一种污染”提问角度不同,却有互相补充,异曲同工之妙。我曾经在报上看到过一篇《祸起“大哥大”》的文章,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意大利都灵机场,因“大哥大”干扰机上电子控制设备,而使飞机险些出事的故事。由此可见,一些看来不大的问题,它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却不能低估。当今的科学技术,包括高新科学技术在内,都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,自然也成了评价科普作品的客观价值的重要标准。

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的成功,为我们开发新的科普图书选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思路。当前,各出版社图书选题的“撞车”和低层次重复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,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样题材的选题只能是“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”。关键是看后来者是否能站在新的高度上,写出新意,写出自己的特色来。创新,应该永远成为我们出版工作者和科普作家不懈的追求。

《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》虽然已取得很大的成功,但我相信今后仍会有不甘示弱者加入竞争的行列,何况,今天我们认为是“新”的东西,转眼间就可能变“老”、变“旧”,如何使这套书常编常新,永远立于不败之地,这恐怕也是对出版者的一个严峻挑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